夏日三伏天由來

干支紀年、紀日與曆法

   從甲骨文研究得知,這種干支紀日方法可以上溯到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(公元前722年)元月二日已巳日。用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......癸)和十二個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......亥)相互搭配,六十日為一周期作為紀日方法。從甲子、乙丑......至癸亥共六十種不同的組合。類似現在數學上的A1、B2……J12的方式做紀錄。
   各王朝都有自己專屬的天文官職,協助觀測天文與氣候,並測算太陽的位置來頒布曆法,以方便農事。像是漢朝的第一個自己測算頒布的即是首次引入24節氣的「太初曆」,這一年已經是漢朝立國超國百年了。

節氣與三伏天的糾纏

   最早的伏日記錄在《史記‧秦本紀》:「(德公)二年,初伏,以狗禦蠱。」這是在太初曆完成後的文字紀錄。意思是,秦德公在「初伏」的時候,下令用狗抵禦各種毒蟲。卻不能證實是司馬遷以太初年間的立法所寫下的,或是原本秦人的記載便有「初伏」兩字。
   伏日的天氣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節,對應曆法中節氣(太陽地球相對位置)是相當固定。可參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歷年月均溫記錄,每年的七八月都是溫度最高的兩個月。這樣的紀錄本是相當客觀的,但在陰陽學說的影項下,伏日也被賦予了神祕色彩。在張守節《正義》提到,「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,故云初伏。伏者,隱伏避盛暑也。《曆忌釋》云『伏者何?以金氣伏藏之日也。四時代謝,皆以相生;立春,以木代水,水生木;立夏,火代木,木生火;立冬,水代金,金生水;立秋,以金代火,故至庚日必伏。庚者金,故曰伏。』」;《星曆考原‧日時總類》「三伏」條云:「歷例曰:三伏者,四時皆以相生,立春以木代水,水生木也;立夏以火代木,木生火也;立冬以水代金,金生水也。至於立秋以金代火,金畏火尅,故至庚日,則必伏藏。庚者,金也。金氣伏藏,則火益熾。三,陽數也。故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,第四庚為中伏,立秋後初庚為末伏,謂之三伏。如夏至日得庚,便為初庚。立秋日得庚,亦即為末伏。
從此「庚日」屬金,應該潛伏避屬火的「夏季」,所以稱為「伏日」。而且也知道了夏至日得庚日,即為初庚,像今年2021年夏至就是庚子日,所以初伏應該是7/11日庚申日起算。

三伏天要做什麼?

   《漢書‧郊祀志》:「作伏祠。磔狗邑四門,以御蠱災。」顏師古注云:「伏者,謂陰氣將起,迫於殘陽而未得升,故為藏伏,因名伏日也。立秋之後,以金代火,故至庚日必伏。庚,金也。」從秦人的「以狗禦蠱」,張守節《正義》說明:「蠱者,熱毒惡氣為傷害人,故磔狗以御之。」所以到漢朝已是殺狗取血,冀望用狗血剋服「蠱毒」。這是複合了當時盛行陰陽學說所規劃的習俗,現仍流傳於滇川貴等地區,甚至有狗肉節的活動。
   其他地區也有不同的流行,像山東地區「頭伏蘿蔔二伏菜,三伏還能種蕎麥;頭伏餃子,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。」等等各種祛暑避邪的習俗。

中醫看三伏天

   除了上面提到庚日屬金與肺氣相應。也有一說伏日是盛陽之後,陰氣開始出現的日子。為了避免來日受潛伏的陰邪影響健康,於是除了用陽屬性的狗血禦蠱、用陽屬性藥材煮出來的嬌耳湯之外,也可以用陽屬性的辛溫藥材來祓除體內潛伏的寒邪。這就是三伏貼的起源。
   夏季毛孔陰天熱大開,此時以辛溫藥物敷貼,最容易讓藥氣經毛孔到達人體內部,補充陽氣祓除體內潛伏的寒邪,對於虛寒過敏性症狀,具有減緩發作強度與發作頻率的功效。



參考資料:

1.敦煌漢簡2263《永始四年曆日》復原試擬,許名瑲, http://www.bsm.org.cn/show_article.php?id=2176
2.三伏天的由來習俗 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xne3mzg.html
3.怪異風俗:伏日殺狗 https://kknews.cc/zh-tw/culture/npznl6g.html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楊鈞皓院長介紹

特聘醫師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