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三伏天由來
干支紀年、紀日與曆法 從甲骨文研究得知,這種干支紀日方法可以上溯到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(公元前722年)元月二日已巳日。用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......癸)和十二個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......亥)相互搭配,六十日為一周期作為紀日方法。從甲子、乙丑......至癸亥共六十種不同的組合。類似現在數學上的A1、B2……J12的方式做紀錄。 各王朝都有自己專屬的天文官職,協助觀測天文與氣候,並測算太陽的位置來頒布曆法,以方便農事。像是漢朝的第一個自己測算頒布的即是首次引入24節氣的「太初曆」,這一年已經是漢朝立國超國百年了。 節氣與三伏天的糾纏 最早的伏日記錄在《史記‧秦本紀》:「(德公)二年,初伏,以狗禦蠱。」這是在太初曆完成後的文字紀錄。意思是,秦德公在「初伏」的時候,下令用狗抵禦各種毒蟲。卻不能證實是司馬遷以太初年間的立法所寫下的,或是原本秦人的記載便有「初伏」兩字。 伏日的天氣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節,對應曆法中節氣(太陽地球相對位置)是相當固定。 可參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歷年月均溫記錄,每年的七八月都是溫度最高的兩個月。這樣的紀錄本是相當客觀的,但在陰陽學說的影項下,伏日也被賦予了神祕色彩。在張守節《正義》提到,「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,故云初伏。伏者,隱伏避盛暑也。《曆忌釋》云『伏者何?以金氣伏藏之日也。四時代謝,皆以相生;立春,以木代水,水生木;立夏,火代木,木生火;立冬,水代金,金生水;立秋,以金代火,故至庚日必伏。庚者金,故曰伏。』」;《星曆考原‧日時總類》「三伏」條云:「歷例曰:三伏者,四時皆以相生,立春以木代水,水生木也;立夏以火代木,木生火也;立冬以水代金,金生水也。至於立秋以金代火,金畏火尅,故至庚日,則必伏藏。庚者,金也。金氣伏藏,則火益熾。三,陽數也。故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,第四庚為中伏,立秋後初庚為末伏,謂之三伏。 如夏至日得庚,便為初庚。立秋日得庚,亦即為末伏。 」 從此「庚日」屬金,應該潛伏避屬火的「夏季」,所以稱為「伏日」。而且也知道了夏至日得庚日,即為初庚,像 今年2021年夏至就是庚子日,所以初伏應該是7/11日庚申日起算。 三伏天要做什麼? 《漢書‧郊祀志》:「作伏祠。磔狗邑四門,以御蠱災。」顏師古注云:「伏者,謂陰氣將起,迫於殘陽而未得升,故為藏伏,因名伏日也。立秋之後,以金代火,故至庚日必伏。庚,